照例,先做个测试,请一定要记住自己每一步的“心理感受”。
第一步:你感觉这幅画值多少钱?

第二步:现在呢?

第三步:上面那幅是伪作,附真作对比

昨天在阿里拍卖瞎逛,看到这幅画。我心想这种一眼假的东西,写上一个傅抱石的名字就能40万起拍,也太扯淡了。
找到傅抱石的原作一对比,这张伪作简直一无是处啊,看看那树,看看撑船的人,看看风雨的气韵……
于是,我决定隐去部分信息,在微信又做了一次调研。结果显示:
1、在第一步的时候,大家都有审美能力,给的估价都很低,从0元、5毛、1块,到30、100,最高的也有给两千、1万的。
2、关键在第二步,因为微信里打不开淘宝链接,我直接发的阿里拍卖的截图。这时候就有趣了,当看到40万起拍价的时候,大部分人就认输了,甚至开始找补。
所以,大家比想象中的更迷信权威。
3、当真作亮出来的时候,我透过微信,仿佛都能看到大家在翻白眼了。
4、想起了电影里的一个骗局。
男主让女主配合自己街头行骗,女主说项链做工太假,没人会信。
男主说:路人只看标签,不看真假。
男主假扮成抢劫犯,神情紧张地向路人推销赃物项链。如男主所说,路人确实只看关注标签上的价格。看到路过的女主果断买了一条后,其它路人将假项链抢购一空。
5、上次遇挫的朋友,已经拒绝参与这次调研了。我估计绘画调研办不起第三次了。捂脸哭.jpg
最后,大家看看,什么才叫他妈的专业!
